羅紹綺 Lo Shao Chi
Loading...

土的孩子 羅紹綺

 淡淡的鄉土味,顯得質樸與單純;
是他的樣子。
 手握鋤腳埋土,揮汗耕播入田裡;
是他的精神。
 古樸傳統,堅毅修持,溫潤的厚度;
是他的內蘊。
 保有創作初心,成就器物原始;
是他的信仰
 鍊土琢磨的鋼鐵,黑底隱透無限光彩;
是他的展現。

 生命歷程不離本質『土』的孕育與情感,鍛鍊出鋼鐵般堅毅個性,精準潔癖與一絲不苟,是抽絲剝繭後一層又一層的破障重生。在這樣過程中,擇取全職陶瓷藝術創作,作為終身學習的職志與途徑。

「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倂」
對於陶藝,其實我並沒有太多天份,但能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累積。

小時平房石灰牆上天馬行空的塗鴉痕跡,是父親挖掘與栽培使我進入藝術的領域;一個鄉下的野孩子,不愛念書,課本裡的插圖滿滿都是塗改變造的畫面,玩樂於色彩與線條間,卻比上課讀書更為專心。國、高中進入美術班,學科成績單上總是滿江紅,但對於繪畫,卻擁有無比的信心,原因在課餘後不斷練習的結果;藝術,於我而言,是雕琢自信的工具,也是升學的唯一手段。

從小夢想為手執畫筆的藝術家,怎知上大學後的第一張油畫,打了底後,就此晾在一旁;平面下的色彩,好像豐富不了我的興致。在學習課程中接觸陶藝並非頭一次,也許是身處冷漠的都市的原因,在離鄉異地求學的孤寂下,陶土的氣味與我記憶中故鄉的泥土氣息產生了聯結,進而瘋狂的迷戀上陶土的柔軟身段,藉由雙手的觸碰和身心的勞動,一切的苦楚與雜念,似乎可以從旋轉的轆轤中得到解脫。

那幾年,停留在學校裡的工作室練習,比待在住宿房間的時間還要多;不知在工作桌上睡過多少個夜晚,細數不清聽過多少次清晨鳥叫;每逢節慶假期,總是最晚一個離開,最早一個上工;日積月累的練習作品,早已遍佈教室的各個角落。二十初歲,應該是玩樂的年紀,卻將時光耗在豁滿汗水的泥巴裡,如此,奠定了我日後陶藝創作的基石。

「烈日晴空,手握鋤,雙腳埋於土地
一步一掘的將汗水播入田裡」
這個方式是我持續的工作態度與維持的創作節奏。

曾經為了走上陶藝創作一路,我辭去了小學教師一途,在傳統家庭中引起一場革命;曾經為了維持創作背後的生活所需,我觸及眾人視為卑微的各種行業,來換取微薄的經濟支持;曾經為了完成研究與尋找創作的場域,我進入了工藝創作碩士班,持續釉藥實驗與燒成技術的精進;曾經為了籌措獨立工作室經費,我任職大學工藝相關的教學技術助教,累積存款也延續創作手感;這些曾經,其實只為了一圓創作者的夢想,一個興趣能夠結合專業的理想職業。

在台北顛簸了十多年,2011我終於回到家鄉這塊熟悉的土地,一個記憶中玩著稻田的泥土、翻弄炊煙灶火的野小孩,那份最初的純真原始動力,再次縈繞我心。面對家裡的破舊老房子,用自己的雙手獨自修整屋宇,一邊構建工作室所需設備,為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狀態;房舍旁的農田,看著親自播下的種子逐漸開花結果,如同作陶的歷程一般,不假他人親力親為的照料呵護,甜美的汗水裡頑固體現生活的步伐;如此,每天的勞動的態度與節奏,藉此投射在陶藝創作的當下,嘗試著打造出專屬自己的創作風格與作品表現;此時,以將陶藝許為一生的歸宿與職業。

「土、火、釉三位一體的結合,致力展現器物原有價值」
我所信仰的中心理念,全心全力,迂迴而緩慢的在這條道路前行

臺灣陶藝發展起步的1980-90年代,直至今日,受到當代藝術與歐美現代陶藝的影響,創新思維當道,造形、材料、風格的創意成為時下創作潮流,堅持古典風格與傳統技法不免被視為落伍的表現。傳統手法訓練出一身技藝的我,面對造型當家的時空下,曾經追尋創作理想時倍感艱辛與掙扎,深陷於現代陶藝與傳統陶瓷之間的思維拉鋸。

陶藝是什麼?「陶藝」本即是「陶」加「藝」,在陶瓷器物上展現藝術是陶藝家最原始的初衷;但我所見的趨勢卻經常過度強調「藝」的表現,逐漸失去了「陶」的本質;若替除陶瓷的基本素材,仍然可以表現藝術的創意,是否仍稱之為陶藝?以自身嚴苛要求的陶瓷技術為基底,試著客觀看待流於造型表像的創作,於我恪守的陶與藝,是將技術與藝術合而為一,翻轉過度現代的尖銳,融合傳統的溫馴,極致在「土、火、釉」的表現上,飽和創作靈魂的平衡點。

陶,一向是最柔軟的物質,即使高溫燒製後的器物,給予的感受仍是最貼近人心的產物;最原始的陶器,都是因有所用而製,遠古時期的一只陶偶,是因信仰占卜而生;現今的太空工業科技,陶瓷技術仍然為人類所用。如果陶藝好比是耕耘用的一把鋤頭,黃金打造且雕工精細,最終淪為展示間櫥櫃裡的藝術品,其原本應該所存在的真實功能是否已消失殆盡?

因此,「以陶為本的工藝器物之美」是我的創作信仰,我想要挑戰的是,展現陶瓷最單純、最原始的狀態,即遠古以來陶瓷的真義,日常實用的初衷;看平凡的器物如何延續千年而不墜,嘗試經由創作再次為它們提出新的價值觀,蘊存的真實生活、真切的情感與人情味,希望能從作品中被觸摸到、被感知到。或許我樂於接受工藝家這樣的稱謂,因為,寧願成為追求精緻工藝的陶工,也不願扮成漫無邊際、口若懸河的藝術家。